“大家不妨仔细回想一下.....”展昭略一沉吟,解释道“皇上是因何事开始怀疑杨家的?”
“嗯,是因为出使大辽的使臣王忠平回到大宋后,在皇上面前状告杨家通辽叛国。”叶寒回忆道
“那王忠平本府已经仔细询问过他,从他的神情言谈上看,他并非诬陷杨家而是确有内情。”包大人沉声说道
“包大人的意思是王忠平没有诬陷杨家,杨家确有通敌之嫌?”白玉堂怒问道
“白少侠切莫动怒,我们不妨把案情从头捋一遍。”公孙先生捻髯笑道
“那事情的最一开始是什麽呢?”叶寒有些疑惑地问道
“应该是杨将军被困天门阵.....”展昭答道
“为什么?”白玉堂问道
“我明白了,如果杨六郎没有被困在天门阵,那么宗保也就不会到穆柯寨去取降龙木,桂英也就不会为了宗保去闯天门阵.......”叶寒立时明白了展昭和公孙先生的意思“也就是说,因为桂英闯进了天门阵,所以耶律皓南才能够推算出桂英的八字可以助他完成大业,所以才导致了之后一连串的阴谋......”
“从某些意义上讲,确实如此.....”公孙先生点点头,又道“穆姑娘心仪杨公子,而耶律皓南对穆桂英势在必得,而恰在此时平王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状告杨家谋反。”
“拥兵重臣谋反历来是皇家的大忌,不管此事是真是假皇上都会有所猜忌.....”叶寒想了想,又道“更巧合的是,皇上为了平息战火,让百姓有好日子过特意派遣使者赴辽议和。”
“如果所料不差,接待宋使的人便是耶律皓南。”展昭点点头,继续说道“他不知用何计策让使臣相信杨将军通辽叛国,之后假意抓住使臣,更在特定的时间将他放走,并让使臣以为是辽军守卫松懈,才得以逃脱。”
“耶律皓南深知使臣一旦返宋必定会状告杨家,所以他也在不久之后潜入大宋,意图把杨家的罪名坐实。”叶寒接着说道
“平王说他接到密报,称杨家藏有通辽反书,我看这密报之人定是耶律皓南无疑。”白玉堂了然说道
“可是啊,平王怎麽就那么相信耶律皓南的话啊,他就没有想过一旦搜查杨家什麽都没有发现,他就是欺君之罪啊.......”叶寒撇撇嘴,确定道“我怀疑平王和耶律皓南绝对有关系!”
“也就是说,耶律皓南给平王提供了杨家谋反的线索和证据.....”白玉堂抱臂在胸前,边想,边道“保不准,那姓耶律的先去了平王住的驿馆告诉他什麽时候动手,再找上杨家想办法把通辽反书藏进天波府,之后又找到平王让他去找皇上,让皇上下旨搜查杨家。这样一来,人证物证俱全,杨家就算百口也难辨了.....”
“他本来想亲眼看到杨将军父子被皇上下旨处斩,没想到辽国内部发生政变,他迫于无奈只得提前动手却被我们给搅合了......”展昭说道
“但是耶律皓南的真正目标究竟是杨家啊,还是宗保啊......”对于这点,叶寒还是有些不明白......
“据我所料,耶律皓南最初的目标应该是杨家。”展昭解释道“耶律皓南本是北汉皇室遗孤,他立志灭宋,所以投身大辽想借辽国的势力吞并宋室。而杨家军驻守在宋辽边境,多年来辽军屡次进犯皆已失败告终,杨家军已经成了辽国狼主的眼中钉,肉中刺,必除之而后快...”
“所以耶律皓南认为,要想灭宋必先除掉杨家,只是事有意外,穆桂英打横里插了一杠子.....”白玉堂点点头,明白道“为了夺回穆桂英,也为了彻底铲除杨家,耶律皓南终于决定亲自动手.......”
“我想穆姑娘只是耶律皓南阴谋中的一部分,也可能是一个意外的发现。”公孙先生捻髯说道
“大家想想,如果这一切都是耶律皓南苦心谋划的阴谋,那么谁又敢肯定王忠平口中的,那个濮阳通判陈首一不是这阴谋的一环,不是耶律皓南手中的棋子呢?”展昭挑明了说道
“有道理,保不准那个什麽陈首一就是受耶律皓南的指使,故意在王忠平面前演戏,让王忠平以为他因为告密而被辽兵杀了灭口,这样一来,不用耶律皓南再说什麽,王忠平就已经认定杨家通辽叛国了。”白玉堂了然说道
“所以,大哥想带回来的那个人是濮阳通判陈首一........”叶寒肯定地问道
“正是。”展昭点点头,说出了自己的想法“如果陈首一真是受耶律皓南的指使,那他很可能并没有被辽兵杀死,王忠平所看见的只不过是一场戏.....”
“看来我们势必要去辽国一趟了。”公孙先生沉吟道
“大人!”展昭抱拳请命......
“包大人......”白玉堂也是一抱拳.......
“包大人.....”才进书房不久的穆桂英听到这,也抱拳说道“此事也是因我而起,我愿意同展大人一起去大辽。”
“大人,我也要去。”叶寒也跟着说道
“唉.......”公孙先生叹了口气,刚想说什么,却听门外有衙役禀报“大人,杨宗保在狱中想求见大人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